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一章 兴明讨虏(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卫城,始建于洪武十九年,城池有四座城门和四座角楼构成的防御体系,但城墙却称不上有多坚固。最早的西宁卫城是靖难之役中的那位擅守的老将长兴侯耿炳文的杰作,后来到了万历三年,当时的西宁兵备道董汝汉率众大规模的加固了城墙工程,墙基以大型条石砌成,墙体以条砖包镶,俨然已是西北的一座坚城。

    围城的清军在第二天便全军出击,城东乃是主攻方向,也是清军的核心——吴三桂的那万余大军、李国翰的那两千汉军旗大营方向,而其他三面则由参与会剿的绿营围城缓攻即可,以免被张天福找到破绽从而实现突围,那样的话,他们还要继续为此劳心劳力不说,清廷的财政困难也将会是雪上加霜。

    清军自持兵力优势,没有做丝毫的掩饰,张天福是宿将,自然也能看出门道,当即便将主力部队调到城东以应对攻城战,其他方向则仅仅是少量本部兵马配合义军协防。双方针尖对麦芒一般的攻守态势,随着最后一次劝降的失败,攻城战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清军主攻的是吴三桂的大军,他在山海关时的关宁军本部兵马有三万之众,乃是当时明王朝扼守山海关门户的绝对主力,李自成攻陷北京,吴三桂并吞了唐通和一些其他明军的降卒,大概有两万左右。这总计五万的大军始终是吴三桂的本部兵马,也是满清用以堵死四川进入陕西道路和压垮云贵的巨石,在陕西这些年也少有损失,此番带来的更都是他本部的那些关宁军,历来镇压抗清义军时都颇为得力。

    然而,这一次大军攻城,吴三桂的兵马总是显得有些有气无力。第一次的攻势很快就被守军击退,吴三桂的关宁军甚至没有受到什么损失就退了下来,反倒是把不少攻城器械扔在了城下。

    对于属下将领的无能,吴三桂很是不满,当众鞭笞了一番率部进攻的带队武将王屏藩,随即便开始准备下一轮的攻势。

    吴三桂本部兵马如此,李国翰也是看不明白,奈何他与其说是助战的,不如说是前来监军的,干脆也只能继续观望情况。

    第二次的攻势,吴三桂所部的战斗意志有着明显的增强,但是守军的坚定却显得更为难以逾越。守军如此是他们所预料到的,因为他们是清军,张天福以前也是清军,清军攻破了抗清义军或是明军的城池之后,城里面的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大家都是有心理准备的,所以张天福此番的守御可谓是极为坚决。

    第二次的攻势很快也宣告失败,然而这一次,随着王屏藩所部溃兵撤回的同时,西宁卫城的东城门也直接打开,大队的骑兵杀了出来,摆明了是张天福想要进一步的扩大战果,由此来消灭更多的清军,为接下来的守御降低压力。

    但是,双方的兵力差距过大,骑兵更是如此,眼见着张天福失算,吴三桂在抽调部队接应王屏藩的同时也要求李国翰出动骑兵去设法夺取城门,以尽快结束战斗。

    吴三桂本部兵马的疲软是人所共见的,为了我大清的财政压力,李国翰只得率领汉军八旗的骑兵出击,直奔西宁卫城,而将步兵和炮兵交给部将来负责统领。

    李国翰率部出击,绕过了已经与吴三桂派去援助的骑兵战成一团的张天福所部骑兵以及他们与城墙之间的夹缝,顶着城头的箭矢便一股脑的从城门处冲进了西宁卫城。

    事情有些太过顺利,尤其是城门关闭的速度太慢,根本就不像是一个宿将该有的反应。然而战马风驰电掣,李国翰想到此间,他和先头的骑兵已经身在城内,只是看到了城内的布置,一个念头突然在他的脑海里爆炸。

    “中计了!”

    卫城的东城门内,不过是数十步的距离,当面和两侧的街巷处已经修建好了一条半人高的矮墙。矮墙之前是摆放整齐的拒马和鹿角丫杈,矮墙之后,沾满了弓箭手,正拉弓搭箭遥遥的指向着他们。待他回头看去,城头之上的那些弓箭手也早已调转了方向,一如城内的弓箭手那般将目标锁定在了他们的身上。

    “快跑!”

    李国翰一声令下,他的部下们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卒,反应速度极快。奈何地形狭小,战马调头不易,更多的骑兵也在不断的向城内涌来。很快,随着城头上的帅旗摆动,早已乱成一团的八旗骑兵便迎来了箭矢的狂风暴雨。

    剧情在城内出现反转的同时,同样是刚刚那阵帅旗摆动,已然战成一团的吴三桂所部骑兵和张天福所部骑兵也放开了彼此的矛盾,宛如亲兄弟般卷向那些还没有入城的八旗骑兵。与此同时,随着吴三桂的帅旗呼应,未有参与到战斗中的关宁军在军官们的带领下当即便调转了枪头,直接杀向了那些八旗步兵和炮兵……

    阵前倒戈,这样的戏码没有在云南的曲靖上演,却在云南向北将近四千里地的西宁卫城外补上了这一幕。吴三桂和张天福有心算无心,吴三桂的女婿胡国柱更是率领部分骑兵在来路上拦截八旗军和绿营的溃兵,以免消息过早的泄露。

    到了下午,战斗彻底宣告结束,带着那两千汉军八旗盯防吴三桂多年的固山额真墨尔根侍卫李国翰被乱箭射死在了西宁卫城之中,城外的步兵更是被十数倍于己的对手碾压,就连坐镇西城门外的李国英也吴应期擒获,甚至借助于西宁卫的周边地形,能够逃出生天的溃兵也是寥寥无几,可以称得上是大获全胜。

    “张帅辛苦了,能有此番大捷,张帅居功至伟,本王定向朝廷为张帅请功。”

    解决了李国翰,吴三桂便除去了约束他的缰绳,自是欣喜非常。只是他口中的那个朝廷,却已经不再是定都于北京的清廷了,而是如今暂且居于昆明的南明王朝的永历小朝廷。

    “王爷过誉了,末将不过是为了苟全性命而已,全赖王爷神机妙算,将这些鞑子玩弄于鼓掌之中,才有了此番的大捷。恕末将直言,朝廷能册封秦王、晋王、蜀王乃至是那位越王殿下,凭着王爷这么多年来的赫赫武功,怎么也该有个亲王爵位才不算辱没。末将等紧随王爷骥尾,建立功业便是最大的荣幸。”

    听到这话,吴三桂哈哈大笑了起来,继而对张天福以及他麾下的众将说道:“古人说,苟富贵,莫相忘。我吴三桂待人如何,诸君都是亲见的。别的不多说了,此番这荣华富贵,本王当与诸君共享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