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零九章 刘琮降,得襄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广,可传檄而定。这是千载难遇之机,不可错失啊。”

    刘琮把王威的话转告给蔡瑁,蔡瑁大怒,斥责王威道:“你不知天命,自以为是,其实是害了主公,休得再妄言!”

    王威知道大事难成,怒骂道:“卖国之贼,吾恨不得生吃你肉!”

    蔡瑁心中暗恨,欲杀了他,蒯越连忙劝住了。

    蔡瑁于是与张允同到樊城,拜见尖啸。

    蔡瑁见玄武军的军容齐整,高手云集,本来还有一点傲气,这会儿全都没了,辞色十分的谄佞。

    尖啸笑问道:“荆州军马钱粮,今有多少?”

    蔡瑁道:“马军五十万,步军一百五十万,水军二十八万,共一百二十八万。钱粮大半在江陵;其余各处,也足供给三年。”

    尖啸又问道:“荆州战船多少?原是何人管领?”

    蔡瑁答道:“大小战船,共一万七千余只,原是瑁等二人掌管。”

    尖啸许诺,重用二人,当场封蔡瑁为水军大都督,张允为水军副都督。

    二人大喜拜谢。

    尖啸又道:“刘景升既死,其子降顺,我当表奏天子,荆州牧是不能让他做了,可使其为襄阳太守。”

    二人大喜而退。

    沮授道:“蔡瑁,张允乃谄佞之徒,主帅何以教二人都督水军?”

    尖啸笑道:“我岂不识人!最爱虽有水战高手,都不在我手上,我这边水战频仍,没有好的水战将领却是不行。先用着,等得到了更好的水军大将,再做理会吧。”

    蔡瑁、张允回到襄阳,见了刘琮,说道:“尖啸准许,保奏主公为襄阳太守。”

    虽然不是荆州牧,能够镇守在老地方,不挪窝,刘琮已经心满意足了。他能够当上一个太守,总比什么也没有来得好。他现在就是想打,手下文武,十个有八个都是投降派的,根本也没得打。刘表一死,人心全都散了。

    次日,刘琮母蔡夫人捧着印缓兵符,亲自渡江拜迎尖啸。

    尖啸接见了两人,好生抚慰了一番,引随征军将,进驻襄阳城外。

    蔡瑁、张允便令襄阳百姓焚香拜接。

    尖啸一一用好言抚谕,随即引军入城,至州牧府中,尖啸知道蒯越是个人才,想起历史上曹操得了荆州后的所作所为,不及歇息,先召蒯越到近前,抚慰道:“吾不喜得荆州,喜得异度也。”当场封蒯越为江陵太守。蒯越见尖啸如此器重,十分欢喜,也就没有作亡国奴的哀叹了。

    尖啸想了想,又封刘琮为上庸太守,让他即刻起程。

    刘琮知道了,大惊,亲去拜辞:“刘琮不愿为官,只愿守父母乡土。”

    尖啸笑道:“上庸非四战之地,最是安全,你去那边做官,太平安稳,免得在荆襄被人谋害。”

    刘琮再三推辞,尖啸本来也有点心软,被郭图审配等人一劝,铁了心,坚持不准。

    刘琮无奈,只得与蔡夫人同赴上庸,追随左右的,只有王威一员大将,其余旧荆州官员,送到江口,就回了。

    尖啸在内府招来尚师徒,秘密嘱咐道:“你可引轻骑追刘琮母子,一并杀了,永绝后患。”

    尚师徒得令,带了三百轻骑,赶上了刘琮的车驾,喝道:“我奉州牧令,来杀你母子,还不上前受死!”

    蔡夫人抱着刘琮大哭,不知所措。

    尚师徒本是冷血之人,不为所动,便令手下军士出手杀人。

    王威大怒,挺枪直刺尚师徒,尚师徒对他都不屑用忽雷豹的技能,挺枪迎住,二将大战了三十个回合,尚师徒一枪刺王威于马下。

    尚师徒杀了王威,又引兵士杀死了刘琮及蔡夫人,便回报尖啸告知,尖啸松了口气,重赏了尚师徒。

    尖啸处理完了这些事,便一一的接见襄阳投降的文武官员,忙个不停。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刘表大将,防御北方。历史上,文聘受到曹操重用,守御荆城之际,多次引兵阻遏关羽之师,攻其辎重,烧其战船,立下莫大之功,成为曹公倚为屏障的大将之一,威名远远播。是一员悍将。

    邓羲: 字子孝,章陵人,任治中,劝刘表不要与袁绍结盟不成,辞官。后被尖啸找到,厚待之,遂出仕。

    蒯越:字异度, 为人深中足智,魁杰而有雄姿。当初,大将军何进闻其名,辟其为东曹掾。后蒯越知何进不能成事,求出为汝阳令,再归刘表。蒯越为刘表定下安抚荆楚的战略,佐其成业,被刘表誉为臼犯之谋。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守襄阳,蒯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南悉平,拜章陵太守,封樊亭侯。历史上曹操曾说过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的话。这话已经刚刚被尖啸盗用了。

    庞季:曾经说服盗贼张虎,陈生投降刘表,很有胆略。

    傅巽:字公悌,北地泥阳人。瑰伟博达,有知人之鉴。初辟于公府,拜尚书郎,后作客于荆州,历史上他评庞统为“不完全的英雄”,评裴潜为“品行清风亮节名扬四方”,评魏讽为“谋反为早晚之事”,全都一言命中。

    韩嵩:韩嵩,生卒年不详,字德高,义阳人。少好学,贫不改志。因见天下将大乱,遂与好友数人隐居郦西山中。后事刘表为别驾,转从事中郎。是个正直的谏臣,也是个不错的文官。

    刘先:字始宗,零陵郡人。博闻强记,明典故。初为刘表别驾,历史上曾劝刘表依附曹操,刘表疑虑不决。后出使许都,于大庭广众之下驳斥曹操对刘表的责难,使曹操无言以对。刘先归附尖啸,还带着他著名的外甥周不疑,尖啸见他资质果然奇佳,便送去益州郡桃花源,交给水镜先生他们教导了。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文章写得好,勉强算是个好文官。

    伊籍:字伯机,山阳人。历史上刘表死后投靠了刘备,是刘备早期文官的中流砥柱,现在落到了尖啸手中。

    蒯良:字子柔,南郡中庐人,是蒯越之兄,足智多谋。蒯良精通天文,极善相马,刘表誉为“雍季之论”。

    綦毋闿:字广明,文官,大儒,官至主簿。

    宋忠:字仲子,南阳章陵人。东汉末年大儒。学者尹默、王肃、李撰、潘濬都曾师从于他,像尖啸递降表的就是他。

    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师事于宋忠,不到三十岁就被刘表任命为江夏从事。当时沙羡县长贪污**,被潘濬审查处死,使得全郡震惊恐惧。后来担任湘乡县令,治理颇有名声。但是,他后期在东吴时的名气更大,可为政,可带兵,是尖啸重点观察的对象。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兄霍笃曾在故乡聚集起部曲数百人。后来霍笃逝世,刘表命令霍峻继承部曲。霍峻在刘表手下碌碌无为,历史上转投刘备之后,则大放异彩,为一代名将,只是可惜死得早了。

    襄阳并非只有这几个人,如果全都说一遍,就没完没了了,这些只是杰出一些的罢了。尖啸得到襄阳,不但得了一大块地盘,还大量补充了玄武军的中下层军官,以及大把大把的顶级文官。尖啸的玄武军,也终于可以脱离最爱本军的支持,独当一面了。

    襄阳既定,审配进言道:“江陵乃荆襄重地,钱粮极广。今当取”

    尖啸深以为然,在襄阳诸将中,选一人引军开道。

    诸将都到了,独不见文聘。尖啸派人寻问,才赶来相见。

    尖啸怒道:“为何来迟?”

    文聘道:“为人臣而不能使其主保全境土,心中悲伤惭愧,无颜早见。”说完,泪如泉涌。尖啸赞道:“真忠臣也!”便令文聘引军开道,直取江陵。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